理论阐述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阐述 >> 正文

长江日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发布日期:2022/12/14    点击: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首要的政治任务,全省上下已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热潮。研究、阐释、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和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以理论的不断突破,推进实践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华中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本期特发表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慧、杜志章、文红玉、沈昊驹、李翔五位学者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文章,以飨读者。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志章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行?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了明确回答,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制和根本途径是“两个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革命的需要。一种科学理论如果不去回应现实需要、不去回答现实问题,那将是空洞的、毫无价值、毫无生命的理论。根据巴勒斯坦思想家萨义德的“理论旅行”理论,马克思主义正是与世界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才得以彰显其价值,才得以焕发生机和活力。同样,中国社会革命的具体实践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否则就是盲目实践,就会陷入狭隘的经验主义或右倾机会主义当中。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样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潮,是舶来品,如果不与中华文化结合起来、如果不与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相契合,是不可能扎根中国的。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面临现代化的任务,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也可能迷失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马克思自从传入中国第一天起就深深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了起来。“马克思”的中文名字在中国最早出现是1899年2月出版的《万国公报》发表的一篇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文章《大同学》,其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大同社会历来是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描绘与中国的大同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才使马克思主义得以被中国人民所接受。中国共产党也历来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文化结合起来。早在1943年中共中央就指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面向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来源:《长江日报》 2022年12月13日 7版)